收藏本站 | 设计教程 | 设计素材 | 教程 | ppt素材 | 试题课件 | 文书写作 | 常识 | 学习方法 | 作文辅导 | 自考 | 计算机 | 公务员 | 名言好词
订阅
首页
学习方法 教案大全 说课稿 课件中心 试卷中心 作文大全 高考 中考 诗词 幼教 考研 中职 教师 英语
热门: 教学计划总结 快速阅读 学习计划 右脑开发 广告设计 设计素材 公文 评语 书信 写作素材 自考 计算机考试 中职试题 中职课件 电脑 语录名言 幼儿园教案
当前位置:一路求学网学习网教学计划总结数学工作计划总结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

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

一路求学网 http://www.16qiuxue.com  阅览次数: 132次 12-28 20:17:54 

标签:数学工作计划大全总结,http://www.16qiuxue.com 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

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在答案的回答方向上具有多元化特点,甚至无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作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的一种无严格界定方向的题目”。[1]
开放性试题的提出,一方面是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考试中的体现,同时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它也反映了评价理论的发展。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E.G.Guba&Y.S.Lincoln)把评价理念的发展与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和建构时期,而 “建构时期的到来,是与质性评价范式的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反观我们的评价,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正式评价机构和体系,因而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就自发地落在升学考试上……而考试的形式,仍没有突破泰勒在60年前就批评过的回忆式纸笔测验的模式……学生可能因记忆具体信息取得良好的测验成绩而受到奖励,但却因此而丧失了那些更重要的东西,如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更遑论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2]所以提倡开放性试题也是一种必然。当然这并不是说凭开放性试题就可以解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因而它的质量水平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那么我们现在中考中的所谓开放性试题其质量又如何呢?
翻开各地的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有一些不乏新意的题目,但也有许多存在着各种问题的试题。情况往往是命题者的设计试题的初衷很有创意,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似是而非型。
【例一】某中考试卷在阅读理解部分,让学生阅读一篇题为《你身上有多少水》的文章,文章涉及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体内的水份所占体重的比例。对此,命题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读完本文后,写出你身上大约有多少斤水以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很显然,命题者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考生假如没有读懂文章,是不可能回答问题的;而且此题要求写出“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也试图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应该说命题者的意图确是独具匠心的。如果没有后面这个要求,这道试题就变成一道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了;但是“写出”到底如何“写出”,如果考生也像解答应用题一样写出的“依据”是一个算式,再加上“∵”、“∴”,那么这算不算是很好的“依据”呢?对于习惯了大量数学练习的考生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可能。因此,这里所谓的“似是而非”是指有些语文试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不那么像语文试题了。当然,也有出得既巧妙又确实考查了语文能力的试题。如有这样的题目:
【例二】有一份试卷的试题是这样的:X X市的电话号码将由六位升至七位,参照下表的内容,试用尽量简洁的文字说明升位的方法。
原电话号码 3 X X X X X 4 X X X X X
升位后的电话号码 3 0 X X X X X 3 9 X X X X X
【例三】有一份试卷的一篇阅读材料是课文《赵州桥》的一段文章,试题是这样的: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表示赵州桥“大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洞”。
“例二”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例三”虽然要求画示意图,但实际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一个正常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只要真正读懂了文章,也不存在不会画这种简单的示意图的可能。
以上,我们是从试题是否是语文试题这个角度分析了个别“似是而非”的试题,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种“似是而非”的试题。
【例四】某中考试卷的一道考查学生听说能力的试题是这样的:
幽默大师肖伯纳有一次逛旧书摊,看到一本自己的旧作,打开一看,扉页上有自己的签名,是自己过去送给一位老朋友的。于是,他买下这本书,寄给了这位老朋友,不过扉页上又多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再送”请回答:
肖伯纳在买回的这本旧书上签上“某年某月某日,再送”是何用意?
试题的要求非常明确: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也是近年来比较强调的,反映在试卷中,这类试题也非常多。在众多的中考试卷中,这类试题(有的称之为“口语交际”)几乎都是这样的一种形式: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写出在这样的情境中怎样说话比较合适。如:
【例五】先给学生一段关于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文章,然后设计了如下题目:
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
当父母在工作活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
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
当你在困难重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
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
【例六】在课堂上,你的同桌与旁边的同学小声的说话,老师却误以为时是你,并且严厉地批评了你。你觉得应当向老师解释,才能让老师既明白了真相,又不至于难堪?请你将所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我们知道,听说或者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实际运用的能力,而上述试题完全没有听,也没有真正意义的说。其实这类试题更多考查的还是学生写的能力。如果说“例五”和“例六”至少用书面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在不同场合得体地说话的能力,那么“例四”就连这一点都没有了,它只不过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这一类试题的所谓“似是而非”指的是有些试题虽然是语文试题,但它并不能考查命题者想要考查的学生能力。

www.16qiuxue.com二、题意失当型。
【例七】长大后,要想不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学习和生活?
这样的试题可以说是开放性试题的一种典型。但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有失当的地方。就本题而言,命题者想要考查的可能是学生对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个人原因的理解程度。但是我们知道,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而现在的社会已大大不同当时的社会,那么对于现在的学生,“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的假设似乎不那么站得住脚了。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这一点,这样的试题也有可能使学生误以为孔乙己的悲剧完全或者主要是由个人造成的。
出现这样的试题,可能跟命题者对试题的想当然有关。在有些高考试卷中也有失当的试题。例如有一道题目,要学生判断文中所写的地方是“我国浙江一带的小市镇”,依据是文中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的大段描写,以及文末有这样一句话:“假如你不嫌地方乡僻,又有机缘坐着一桨一划的乌蓬小船,过小镇流连片刻,我准得先带你到街梢去看看一座古旧的老闸。”对于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即使能从字里行间领略江南风情,也能联想到鲁迅作品中写到的有关绍兴一带的“乌蓬船”,他也不一定能做对,因为他可能会想:难道“乌蓬船”只有浙江才有吗?
三.难以评价型。
对于开放性试题来说,评分可能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了。如果试题本身质量不高,那么评分就更难了。像例一这样的试题,如果学生像解答数学题一样来回答,该如何评分?如果学生学生只回答了一个数据,而没有写出依据,那么是仅认为他表达能力不行呢,还是认为他文章也没有读懂?因为评卷者不可能知道学生的体重有多少,那么也就不能判断其写在答卷上的数据是在他看懂了文章的情况下得出的呢,还是随便写上去的?
“对试卷、试题质量的分析,有三个基本概念,即:效度、信度、区分度。”[3]以此观之,上文举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试题实际上反映出至少在效度和区分度上的不足。“效度所涉及的问题,是考试能不能真正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4]倘若要测量学生的听说或者口语交际能力,但试题却设计成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书面表达能力,倘若语文试题变成了数学应用题,那么这样的题目即使各项指标都还符合要求,但它的效度却是很低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应试者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如果成绩好的考生和成绩差的考生在某一试题的得分差别不明显,则该题的区分度就低;如果成绩好的考生在某一试题的得分反而不如成绩差的考生,则该题的区分度为负值,它对考试成绩的评定只能起干扰作用。[5]显然,前文举到的一些“题意失当”的题目,其区分度极有可能是很低的,甚至可能是负的。
要提高的试题的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严格的试测及对试测所得结果的严密的分析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对试测所得的结果进行严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很多问题就可能暴露出来,并及时得到改正。尤其是作为像中考这样的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不是极度认真地对待试测或者命题时单凭命题者的经验,那极有可能是要误人子弟的。

,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
《语文中考开放性试题的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设计 | 设计素材 | 教程大全 | ppt素材 | 中职教育 | 范文大全 | 常识大全 | 学习方法 | 作文大全
一路求学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http://www.16qiu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